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天津“一墓难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后的归宿注重叶落归根,但现在这种归根的想法有点难。
如今,一个墓地的咨询甚至比一套房子还贵,我国居民越来越“死不起”。2018年3月,中国大型殡葬供应商永安陵召开业绩大会。虽然2017年销量不尽如人意,但咨询从8.74万元涨到10.24万元,涨幅高达17.16%,超过了广州同期房价的涨幅。生前买不起房,死后也买不起墓,这就是现状,事实也是如此。
调查显示,天津一平方米以下墓地平均价格约6万元;天津郊区一平方米墓地平均价格3万元,六环路咨询价格约6万元。如果墓地位置好一点,十万、几十万的要价就不含糊了。这只是裸墓的咨询。如果再加上殡葬费、占地费、管理费等费用,费用会翻几倍。
在墓地里,大部分墓地占地面积约一平方米,可以放置单人或双人,规划在不同的区域,方向不同,咨询也不同。在同一墓地,由于墓地之间的差异,咨询也在45800元到98800元之间,昂贵的是1.1万元。
还有一些特殊的墓地,占地面积是普通墓地面积的5到10倍,建在墓地的中心。这些特殊墓地的咨询将高于那些普通墓地。
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天津“一墓难求”
与高墓地咨询相比,大城市“一墓难求”。以天津为例。近十年来,天津没有增加土地作为墓地用地,许多墓地已经。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殡葬发展报告,我国大部分城市现有的墓地将在十年内全部用完。
我国在城乡实行两种完全不同的墓地政策:公益性墓地和商业性墓地。公益性墓地是为农村人口提供的,不收取土地建设和土地使用费,后者是为城镇居民提供的有偿墓地。天价墓地往往是这些商业墓地,商业墓地的咨询并非如此。
改革开放前,城乡发展相对平衡,墓地供应压力较小。此外,殡葬完全由单位组织和一手组织,因此不会出现高价墓地或墓地供应不足的情况。
改革开放后,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城市墓地供应短缺,稀缺昂贵,墓地咨询自然上升。在此期间,商业墓地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民政局公布的数据,1985年民政局管理了24个墓地,1995年增加到209个,到2012年增加到1597个,增加了66倍。
我国现在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自然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将在1000万左右。市场需求巨大刺激的墓地市场,直接导致墓地要价过高。没办法,花大价钱买一块背后的地方,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至少能入土为安。不过,遗憾的是,现实很快就会给你一巴掌。每逢清明节,去扫墓的人很可能会在亲人的墓碑上发现另一张醒目的欠款通知。直到这时,许多人才突然意识到,高价购买的墓地并不属于他们自己,而那些高于房价的墓地实际上只有20年的租金。
成都一家公墓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你的公墓已经欠费》的文章,敦促家属缴纳过期公墓的维修费。如果不及时支付,将被视为无主公墓。也就是说,墓地和房地产一样,是有期限的。
为什么高价购买的墓地仍然存在“过期”的问题,实际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根据《管理法》,城市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郊区土地,除农民集体所有外,属于所有。因此,天津商业墓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使用权属于墓地经营者。
也就是说,中国不承认商业墓地的使用权。正如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们一直强调,墓地只是租赁关系,不是产权关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天津公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