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教育的发展
殡葬教育一路走来20年,从中专到今天的高职院校,从年招生不到100人到现在年招生近1000人,殡葬教育为我国培养了近1万名人才,成为殡葬改革、殡葬服务、殡葬管理等领域的中坚力量。
早在1993年初,民政部人力资源教育司有关部门就召集天津民政学校孙树仁、高灵芝、崔恒展三位老师到天津研究民政教育的设置和论证。孙树仁自愿参加殡葬的论证工作。
早在1993年初,民政部人力资源教育司有关部门就召集天津民政学校孙树仁、高灵芝、崔恒展三位老师到天津研究民政教育的设置和论证。孙树仁自愿参加殡葬的论证工作。我也很荣幸被天津民政学校邀请成为孙树仁论证殡葬建设的助手。
1993年,他先后调查了天津、潍坊、烟台、泰安等天津十余家殡仪馆的基本情况、职工文化、年龄结构等。半年后,一篇题为《论建立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文在1993年第12期民政论坛上发表。文章的发表引起了民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高度关注。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经民政部人力资源和教育部申报和教育部批准,天津民政学校殡葬技术与管理于1995年全国招生。
1995年9月19日下午3时上午,全国首批殡葬管理中专班数十名平均年龄只有14岁的新生与天津民政学校2000多名师生共同举行开学典礼。“我国殡葬管理教育零突破”的消息见报。
两个月后,湖南长沙民政学校殡葬班开学典礼如期举行,殡葬行业老人樊璧田出席并讲话。
两年后,重庆、武汉等7个省市的民政学校也开设了殡葬班。
殡葬班虽然开班了,但因为是新,当时没有教材。1995年12月,受民政部人民教育司委托,孙树仁主编的中国部颁发的教材《殡葬管理》开始编写。1996年4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结束了殡葬教育没有教材的历史。
随着1998年长沙民政学校升格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殡葬教育也从中专升级为高职院校;
同年,原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还招收了批具有成人学历的殡葬班。
中国殡葬教育的发展
2007年,原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改为天津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专门设立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
2010年,天津社会管理学院成立殡仪系,孙树仁教授成为首任系主任。
-天津公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