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墓地的现状
天津公墓服务公司指出: 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 50 年或 70 年。近期,有媒体报道 称“墓地的使用期限为 20 年”,这种提法存在误区。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占用的土地使用 年限一致,所谓“20 年”的说法不是指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护墓费以 20 年为一个缴 费周期,只要按期交纳护墓费用 ,即可继续使用墓地。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应按 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如果土地使用年限延长, 其土地上的墓地使用年限应自动延 长。 墓地只是租赁关系,不是产权关系,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签订合同时,20 年是 一个期限,20 年到期后,双方根据协议规定执行管理费(这笔管理费包含了日常的维护、 绿化、管理等,而便宜的一年也要 200 元左右,相比每年只需几十元的骨灰寄存管理费, 墓地管理费用也不菲)的收费。
墓穴的使用年限是十几年前定出来的,那时候的人们平均代 际年龄还是 20 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计划生育的实施,晚婚晚育的现象很 多,许多家庭的代际年龄都拉长了。他建议,一方面要延长墓穴的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如何 处理过期墓穴, 应该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 然后统一执行, 同时要考虑老百姓可承受的方式。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一方面虽然各地都出台了惠民殡葬措施, 但另一方面天价殡葬事件 却频发,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墓地的不确定性,稀缺的资源使得一些商家有利可图,并把高额 的负担转嫁到民众身上。
“所以,当花了一大笔钱后却被告知 20 年使用期满还要续收管理费 时,民众的反应较大,这都可以理解。”“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是推行殡葬改革的障碍, 入土为安”是天价墓地“死结”,而规范殡葬服务市场的基本法律仍处“难产状态” “动辄几千元,甚至十多万元的殡葬费虽然有非正规的‘白事先生’从中欺骗,但与国 人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及面子文化也不无关系。”一些学者指出,“入土为安”的传统 观念是推行殡葬改革的障碍,也是天价墓地、天价殡葬费的“死结”。